jinnianhui金年会“本—硕创新计划”实施办法
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本科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,共享学校优质教学科研资源,选拔学业基础好、科研素质高、创新能力强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,建立指导教师—员工联系机制,充分发挥员工的科研力量,取得优秀科研成果,吸引优秀本科生报考公司硕士研究生,提高学校研究生教育水平,结合公司实际,特制定本办法。
一、面向对象
面向公司学习成绩优秀、科研素质好、创新潜力大,学有余力的三、四年级本科生。
二、培养方式
采用“2+2”培养方式,本科三、四年级为第一个两年培养阶段,须完成本科阶段的科研任务,通过阶段性考核,经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录取为公司研究生;公司产品阶段,如在两年内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毕业要求可申请提前毕业,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的,授予硕士学位。
本科培养阶段可修读研究生课程(培养方案规定的公共基础课),课程成绩可认定为公司产品阶段的课程成绩,研究生阶段同门课程可申请免修。经认定,参与本—硕创新计划取得的与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,可作为申请硕士学位的科研业绩。
公司产品阶段在修读个人培养计划未修完的课程同时,提前进入指导教师课题。研究生阶段满半年后,根据课题进展情况,可申请提前进入学位论文环节。同等条件下,本—硕创新计划员工优先获得科技创新项目立项,优先进驻行业内“研究生实践基地”。
三、实施程序
1.申报立项:每年6月份,学校启动本—硕创新计划,各学院组织指导教师填写《jinnianhui金年会“本—硕创新计划”项目简介》(见附件1),通过多种方式使员工充分了解项目的研究目标、内容、预期成果,对员工的基本要求等,组织员工填写《jinnianhui金年会“本—硕创新计划”申报书》(见附件2),经过指导教师—员工双向选择,在学院指标范围内,确定当年立项项目,报研究生院备案。
2.中期检查:立项满一年,学院检查项目实施情况,包括取得的阶段性成果,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,组织员工填写《jinnianhui金年会“本—硕创新计划”中期检查表》(见附件3),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,所在学院考核通过后,报研究生院备案。
3.培养审核:进入研究生阶段满半年,根据个人所取得的科研成果,研究生可申请提前进入硕士学位论文环节,填写《jinnianhui金年会“本—硕创新计划”论文环节申请表》(见附件4),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,所在学院审核通过后,报研究生院审批。
4.毕业申请:研究生阶段两年内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各个环节,修满规定学分,通过学位论文答辩,可申请毕业和授予学位,填写《jinnianhui金年会“本—硕创新计划”毕业申请表》(见附件5)和《jinnianhui金年会硕士学位申请表》,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,所在学院审核,研究生院审定通过后可以毕业,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。
四、名额分配
1.公司指标由基础指标和增量指标两部分构成。基础指标:按当年研究生招生人数40%计算;增量指标:为当年录取本—硕创新计划研究生人数。连续两年无人申报的学院指标收回。
2.原则上每位指导教师每年指导本—硕创新计划的员工不超过2名。
3.鼓励“天健计划”员工参与本—硕创新计划项目,由各学院在指标范围内统筹安排。
五、工作量分配
本—硕创新计划工作量按30学时/生核算。中期检查通过后,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为20学时/生;学校根据本—硕创新计划员工一志愿报考本校和录取本校情况,统筹核算剩余10学时/生工作量给相关指导教师。
六、指导本—硕创新计划的教师应具有公司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团队格,有充足的科研经费。
七、研究生院会同人事处和员工处负责本—硕创新计划的实施工作,研究生院负责具体工作。
八、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。
九、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。《中国计量学院关于实施本—硕创新计划的通知》(量院〔2007〕105号)、《中国计量学院本—硕创新计划实施方案》(量研生〔2007〕14号),《中国计量学院本—硕创新计划公司产品阶段实施方案(试行)》(量研生〔2010〕10号)同时废止。
附件:1.jinnianhui金年会“本—硕创新计划”项目简介
2.jinnianhui金年会“本—硕创新计划”申报书
3.jinnianhui金年会“本—硕创新计划”中期检查表
4.jinnianhui金年会“本—硕创新计划”论文环节申请表
5.jinnianhui金年会“本—硕创新计划”毕业申请表